37大但人文艺术视频
《天才基本法》中穿越时空的解析 如果时间为横轴,事实为纵轴,在某个时间点对应一个事实,过这个点可以划出无数个历史轨迹,这不同的历史轨迹就是一个个平行宇宙,这个点也可看成是平行宇宙的交叉点,来到这个交叉点后,就有机会回到原来的平行宇宙中。只是电视中将回归的要求简化了,只需促成某样物品的出现(某个事实数值相等),就能来到交叉点,实现穿越,这就是为什么主角要将自己的世界向所需世界靠拢,促成物品的出现的原因。但是草莓世界的历史中并没出现那样的物品,为什么回到的是草莓世界?实际上草莓世界的人进入的那个芝士世界,也在不断分化成众多平行宇宙,这平行宇宙是无穷的,草莓世界的人直接穿越到想要的那个有所需物品的芝士世界的概率基本为零,所以主角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历史走向,来到哪个交叉点,相当于影响了历史曲线的导函数,也影响到了芝士世界的走向,在某一段时间内变化趋势是可控的。而到达那个交叉点后,那个物品能够从芝士世界到达到草莓世界,就说明其已经与草莓世界产生了强烈的联系,主角就直接被传送回了草莓世界。那么这个物品是如何有机会进入草莓世界的呢?应该是平行宇宙之间产生了碰撞之类的,造成了这物品拥有了进入不同平行宇宙的特有属性,那么如何能找到这种拥有特有属性的物品呢?那就需要建模,进行大量的概率运算,就如同林朝夕他们预测交通事故一样。而P=NP的证明则是将其理论化,找到了寻找特有属性物品的理论方式。而现实中出现的林朝夕向儿童讲故事的情节那其实是广告植入,和剧情无关,为了向广大观众宣传数学兴趣的公益广告。电视剧中有一个前后矛盾,就是开始时讲裴之已经帮老林完成了P=NP的证明,而结尾处却是裴之威胁林朝夕不拿出证明结果,第二部应该解决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将前后两个冲突的剧情看成是两个不同的平行宇宙,由于芝士裴之的不同选择而分化出的平行宇宙。而第二部的内容就是将这两个不同的平行宇宙建立联系,对比它们的发展历程。估计裴之留下了论证过程的那个平行宇宙就如同作弊后的那个芝士林朝夕,不知道论证过程而直接获得了答案(因草莓林朝夕的穿越而直接让其进入了好学校,但却跟不上进度)。本帖又会产生不同的平行宇宙,一种是导演看到了我的帖子,一种是导演没有看到我的帖子。而看到我的帖子的平行宇宙中,一种是采纳我的意见,一种是不采纳我的意见。希望我进入的是采纳我意见的那个平行宇宙。如果平行宇宙真的存在,那么我们的世界变化是否可以看成在平行宇宙中不断穿越的体现?只要两个世界的差异达到足够小的数量级,那么即使穿越过去了,也不足以发现其中的差异,而会认为是世界的变化,但由量变到质变,通过无穷次的积累,最后还是实现了大跨度的变化。就如同电视中使某个数值相似(照片、录音笔的出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所以用相似),就使两个世界出现了交叉,然后顺利转移到了另一个世界的轨迹曲线。只有两个世界的差异太大的时候,才会立刻发现两个世界的差异,这时又可以以记忆出错、精神疾病等来解释。所以正常的世界可以看成微小穿越的积累,而我们会把大跨度的穿越看成是影视剧中通常认为的穿越。而穿越过程中的大跨度造成的与世界不匹配,则被认为是精神病。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世界,就如同建立不同的坐标系,由于坐标系的不同解题的难易度也就不同,选好了坐标系也有利于建模,将其数字化研究。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本质实际就是坐标系的设立不同,一个以观察者自己为坐标系,一个以更广阔的空间为坐标系,地心说让数字化认识世界的天花板太低,建模过程更复杂甚至无解,而日心说则简化了这个过程。就如同有些问题在直角坐标系中是解不出来的,需要在极坐标系中解。而建设新的理论体系就是建立新的坐标系。平行宇宙的穿越就如同相遇的两个人,有的擦肩而过,有的互相交流后离开再不相见,也有的因此建立了联系而在一起了并且长期交流。人就是平行宇宙,而穿越的人就如同这两个人之间交流的信息,这信息也在不断成长之中,如果这两个人不再相遇,那么变化后的信息也就不能回到原来那人哪里去(穿越的人回不到原宇宙)。而人到底能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影响这宇宙间的相遇呢?如果这传播的信息间产生了强烈的联系,比如造成了两人间的互相好感,那么平行宇宙再次相遇的几率就会增加。我感到自己的思想在不断有新观念产生,那么是不是可以看成不同的平行宇宙中的我在我这个世界中汇聚融合,时刻在产生全新的不同的我?这与将我们这个世界独立起来,认为我是在独自思考、进化的认识并不冲突,是可以包容的,或者是等价的,就如同将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等价一样。虽说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就可能引起一场飓风,但那只是一种可能性。系统也有其稳定性,随时可能将不适合本系统的因素消灭掉,比如在一个常年没有风的区域,你想引起飓风的可能性比常年飓风的地区要小得多。是什么影响了可能性的大小?就是原系统中的那些众多因素组合。因素如何组合?那也遵循着其自有的优胜劣汰规则。而对于社会来说,这个系统遵循的就是谁更有利于社会的生存发展,谁就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先进的思想文化更容易传播,更容易主导世界。各个平行宇宙都向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就必定汇聚到一起,就如同不同的河流最终都会流进大海,就有更多的平行宇宙产生碰撞,就如同在一个杯子里的水分子碰撞范围比较小,一个海洋的水分子碰撞范围就大得多。“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所以没什么大不了的”,小说中的这句话不仅是让主角面对问题时的心更坦然,这更是增加了其思想完备性,增加取值范围,获得尽可能多的解。小说中的设定是在不影响芝士世界轨迹的情况下,让其自然地逼近其时间点上的确切取值,其命运是注定的。而电视中的设定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轨迹向那已知取值靠拢相等,命运是不确定的,受其中的人的选择影响。而从观众和读者的角度去看,则是四个平行宇宙,小说中两个,电视中两个,这就是坐标系的选择不同造成的不同的认识差别,而读者观众的坐标系则是更高维度的坐标系。那么我们现实的世界是否有更高维度的坐标系呢?是否可以方便我们更全面地看问题,找到最佳解呢?小说中主角无论如何都无法计算出芝士世界的轨迹,而对读者来说他们的轨迹由作者说了算。就如同坐标系中有两个点,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有无数条路径,根本无法确定会从哪条路径走,只知道必定会到达这个点,那么我们只需知道必过点就行了。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什么是必过点?那就是有利于生存发展的点是必过点,否则人类灭亡,讨论必过点就没有意义了。从七桥问题发展出了图论,那么从平行宇宙问题是否可以发展出新的数学分支呢?